古老的生产湿强纸的方法是对纸采用高温加热或在稀硫酸溶液中羊皮化。后来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人们发现一些水溶性合成树脂加到造纸浆料中并在纸机上固化后能赋予纸张湿强度。此后,湿强剂的发展飞快,美国造纸工业中每年大约要用湿强剂约达1亿美元。
现在应用于浆料中的湿强剂按作用机理分主要有四类:
(1) 自交联聚合物,主要为甲醛树脂,包括脲醛树脂、甲醛树脂、酚醛树酯
(2) 纤维静电结合,主要为聚乙烯ya胺树脂、聚酰胺、聚胺、聚胺基酰胺。
(3) 与纤维形成共价键,主要为环氧lv丙烷、双醛淀粉等。
(4) 联聚合物,主要有聚酰胺+乙二醇,干酪素+甲醛等。
湿部系统操作建议
整个纸机湿部系统就像个“黑洞”,它复杂、不可视且又脆弱,在纸机运行一段时间后会达到某种平衡,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而引起一系列变化,给纸机操作带来问题,因此遵循这个理念,对纸机湿部的运行和加入化学品给出下列建议:
- 保持纸机系统运行的平稳,在满足质量和抄造前提下尽量减少加入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
- 在需要更换新化学品时,要采取逐步替换方法,要考虑新加入的化学品与原来系统的兼容性,对后续工序的操作有无影响;
- 要遵循造纸的基本原理,尽管纸机车速不断提高,自动化控制更加先进,但一些造纸操作的基本原理始终未变,一些抄造参数也基本不变,需要时刻牢记和坚决执行严格的工艺条件,如浆料上网浓度、系统的pH值、湿部的阳离子需求及ζ电位(反映了系统所用的水,浆种和不同浆料配比的变化)以及网下白水浓度等(反映了浆料的留着);
- 加强湿部的检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造纸是个连续的过程,从长期来看必有规律可寻。随时记录纸机湿部的运行情况,为后续出现问题时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参考依据。这也是目前国内相当多企业做得不足的地方;
- 与制浆造纸生产线上其它部门加强沟通,掌握所用原料特性和系统水回用情况
- 在可能情况下,安装在线检测仪器。
助留剂简介
助留系统是纸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助留剂有多种组合方式,如单元系统、双元系统和微粒絮凝系统。
下面对单元系统和微粒絮凝系统进行分析,单元系统一般选用阳离子型PAM做为助留剂。
有两种加入点可供选择:
一是加在旋翼筛之前,利用旋翼筛产生的高剪切力破坏形成的大浆料絮团,可改善纸张的匀度,但纸机单程留着率较差;
二是加在旋翼筛之后,可以明显提高纸机的单程留着率,不过纸张的匀度变差。
微粒絮凝系统是由阳离子型PAM和膨润土 (或硅溶胶) 两种化学品组成。
其原理是先加入长链高分子量的阳离子型PAM在纸浆中形成大絮团,然后利用冲浆泵、旋翼筛等设备产生的高剪切力将大絮团打散形成小的絮团,后加入膨润土这种高比表面积、粒径细小的物质将各个小絮团连接起来形成微絮团的网状结构,这种网状结构有利于助留和助滤。
不过此网状结构应避免高剪切,否则被破坏后不能再重新生成。
一般阳离子PAM加在第二冲浆泵前,膨润土加在旋翼筛之后。
该微粒助留系统的特点是可以显著提高纸机的单程留着率,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纸张的匀度下降较明显。
姓名: | 汪工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8938231365 |
业务 QQ: | 896168424 |
公司地址: | 东莞市中堂镇吴家涌村北王公路39号东侧 |
电话: | 0769-88118030 |
传真: | 0769-88118030 |